杏悦平台

杏悦平台網站xml地圖

    吳四龍💥:我愛寧師這自由的空氣

    作者:吳四龍 來源:高凡 時間:2020-09-17 點擊數🚘:

    清貧的求學經歷

    寧師於我,是青春期成長溫飽中有溫情和溫暖的記憶💁🏿‍♀️。記得那年中考的作文題目,大意是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信(還是給未來的杏悦寫信?),素來缺乏想象力的我可以說是草草了事🚴🏼‍♂️💘。如今離開母校已經整整三十年🦶🏻,現在的一切的一切,都遠遠超越了三十年前的所有想象。穿越時光隧道再回到三十年前❗️,很多人事早已模糊淡忘,但對於我個人,母校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讓我獲得了新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家裏非常清貧。父母雖然都是農村最底層的大隊幹部👨‍❤️‍👨,但實際上也是靠記工分⛎✖️。印象中每年大年三十夜🥁,父母和大隊結算完畢就接著和生產隊算賬,最後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年又是超支戶。

    我在兄弟姐妹六個中排行老四,父母根本無暇顧及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那時讀書寄宿,連帶一瓶剁辣椒對於我來說,都是奢侈品。我曾經連續吃過一個禮拜的豆食,一個禮拜的白糖🌖,沒有油,沒有鹽🌧,吃到幹嘔為止💁。我懷疑現在工作經常提不起勁,可能跟那會營養不良有關。

    當接到寧鄉師範正式錄取通知書時,我未老先衰的父親臉上的皺紋明顯舒展多了👨🏼‍💼。杏悦包吃包住的政策,大大緩解了家庭的壓力🤪🚧。過去身體發育營養不良的饑餓感,到母校後就基本解決了💬。那種溫飽解決後的記憶永遠無法忘記👓。

    父親為了“感謝”我為家庭作出的貢獻以及對我寄予厚望,把他花血本從北方淘來的皮毛大衣,還有唯一的毛皮鞋都給了我🕋。1988年,父親因突發腦溢血去世🫲🏿。班主任得知後🦓👩‍🚀,第一時間慰問我並給我困難補助👨🏿‍🚀,給我受傷的心以撫慰。母親悲從中來,好多親友來慰問她👗,她為了支持我的學業,把親友們送給她滋補身體的補腦汁等,都變賣以補我杏悦費用不足。每次回家都是母親跟我傾訴家庭困頓所帶來的困擾和憂愁🚴🏻‍♀️。省吃儉用便成為我的行為習慣,早點畢業參加工作拿工資便成了我的目標🚢。

    畢業那年校長親自驅車到我們實習的望城實驗小學來征求我們班保送上大學的意見。他當時覺得我們班很優秀很有競爭力,沒想到最後我們都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過早承擔家庭負擔放棄更多的學習機會,成為我們這一批人的共同特征。

    特別感恩很多同學(易,李,劉☎,丁)都不時給我接濟🌭。在母校三年,我幾乎沒有別的娛樂和消費👩🏻‍💼。每半期除了開學帶了230元錢交學費外,中途家裏最多給我寄兩次錢,一般每次都是230元。

    每餐吃得最多的是雪裏紅🧑🏻‍🎨,黃芽白👨🏿‍🚀,豬血等。除了生活開支,經常錢一到手,就跑到書店去淘那些打折的舊書💂,三年少也買了1000多冊◽️,母校三年估計下來總計花費不超過600元🧑🏻🍞。所以國良說經常去吃那個酸涼粉,在我的記憶裏面卻是空白🂠。

    記得二年級那個暑假,為了籌措學費,我跟三哥出去打工,幫人家收稻子插田。兩兄弟一天從天剛亮到天黑🧘🏻‍♀️,硬是一個人扯秧一個人插秧完成了一畝六分田💆🏿‍♂️,回去吃飯時,都已經直不起腰了👨🏽‍🦰。

    我曾經在當時的日記裏寫過:清貧是我的本色,也是我最大的財富。母校三年,雖然我已經從一個農家的孩子變成了國家未來的教師🛸,但是我依然保留著最本真的底色,我想這是母校給我最珍貴的無形資產。

    3EE21


    (圖1是父親給我的那件陪伴我多年的皮毛大衣)


    有所為有所不為

    寧師於我,是建立規則紀律意識又強化底線思維的啟蒙之旅。師範的學習和生活雖然緊張但更活潑🤞🏽。脫離了升學考試的壓力💁‍♂️,鐵飯碗已經掌握在自己手裏,父母親戚眼中的驕傲,鄰裏鄉親口中的自豪。學業的相對輕松,課余的相對自由📑,美麗的年華開始綻放🟥,青春的柯爾蒙悄然而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我漸漸失去了自控,在馬克思燕妮式的相互鼓勵裏,我們與杏悦的校紀校規背道而馳,最終以杏悦白榜公告宣告我們最美的青春夢想破滅🍔。

    也是因為這次的挫折🙅🏿‍♂️,讓我真正意識到寧師從嚴治校絕不是一句空話,也讓懵懂無知的我認識到規則紀律底線不可觸碰。後來類似的情況也有過一次,那個“受害者”比我的處分更加嚴厲。我一方面慶幸自己並沒有越軌🎞,一方面覺得杏悦還是實事求是,治病救人👂🏼。

    二年級換了班主任🫡。班級發生了溫水煮青蛙式的蛻變。班主任不計前嫌,讓我重新“出山”。首先擔任學習委員,後來因為偶然事件班長被迫下野,我被全班全票推選為班長🐜。作為一個受過處分的學生能夠逆襲,不能不說這是母校和恩師的胸襟和度量🧑🏿‍✈️,更體現了用人的不拘一格,同時也看出全班同學是多麽的單純和寬容🤦‍♀️!

    校園自由的空氣

    寧師於我,是似乎毫無所獲卻又滿載而歸的求學之旅。我愛校園這自由的空氣。母校開設的課程基本都是針對小學老師設計的🐿。一年級我還比較投入聽課🧴,練習毛筆字,學普通話,彈風琴⚾️👨🏽‍🚒,還曾經拿過一次獎學金。二年級後,我似乎立定了誌向不願意當小學老師還是怎麽回事,幾個同學約了一起參加自學考試🧟‍♂️👩🏼‍💼。楊英,紅斌等是死黨,杏悦似乎並不允許又沒有禁止。我的心思就基本花在了自學考試和課外閱讀上了。

    化學課堂上,德龍老師火眼金睛,邊講課邊踱步過來👰🏻‍♀️🏆,順便翻翻我正在看的書,也不生氣,也不說話又走開了5️⃣。很多數學作業都是劉奕,李玲幫我完成的🫢。早上她們為了讓我擠出時間復習,幫我主動排隊打早餐🫑。杏悦課程學習上應付了事🧎‍➡️🫖,讓我參加工作後吃到了苦頭。基本功不紮實,教學方式方法簡單👳‍♀️,現在回想起來🎞,感覺真是愧對老師和人生👨🏿‍🎓。

    記得在望城實驗小學實習,每人都有一節公開的音樂課👏🏻🕗,我準備了一堂最簡單的課🏂🏿:“兩個粉刷匠”📏。練啊練📿!印象中就從來只是開個頭🌀,沒有完整彈完過一次🧑,運氣確突出奇的好,後來因為六一兒童節活動🎅🏽🫒,把我那節課沖掉了。我至今還沒有學會彈這首簡單的曲子🚵🏿‍♀️,不能不說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不過母校豐富多彩的能力培養,還是給了我們廣闊的天地。我一年級就被選拔參加校歌唱隊,並代表杏悦參加了長沙市師範歌舞比賽☝🏿📘,獲得了一等獎。記得表演的曲目是當時紅透大江南北的《酒神曲》。指導老師是陶湘燦老師👩‍🎨。後來又加入了蘭萍老師帶領的歌舞隊👩🏻‍🔧。訓練了一個《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曲目,我還是領唱🔠。蘭老師還要求我們每天早上到練功房練功。但是到現在空翻我還是沒有學會。

    我們還參加了一系列培訓或者比賽🏦,像羽毛球賽,排球賽,籃球賽。田徑比賽,我班男子4*100破了杏悦記錄🙏🏽。聽說這個記錄保持了15年多。我們班排演的大合唱《太行山上》,在杏悦文藝匯演中一舉奪魁。後來我們自己還排過一個節目,具體名字忘記了。好像周漢學等同學出演,是個滑稽劇🧑‍🎨,完全是我們自己編排演出的😐。我還參加過排球教練的培訓🧑🏼‍⚕️。我的美術寫生作品👩🏻‍🦲,自己不滿意丟掉的被丁同學撿起交給老師,居然比我重新畫的分數還要高。

    二年級實行年級組管理改革也深深影響著我們🐸,我給當時的年級組長張堅白老師寫了一封建議信居然被杏悦用紅榜公布出來並給予五元錢的物質獎勵。我們到寧鄉汽車站搞大掃除贏得了錦旗,到寧鄉酒廠和拘留所搞社會調查……現在都想不起來是誰介紹為什麽去這些地方🩹。

    回想起來還是母校這種寬松的環境,鼓勵創新🪒,允許試錯的氛圍給了我們極大的空間。我和國良甚至跑到幼師班去講詩詞和唱歌。那時候母校把青春的沖動和簡單的快樂都留給了我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校長有一次居然點名接見我們班的幾位代表,就65班現象進行探討交流,恐怕也是破天荒的事情。

    難以忘卻的記憶

    寧師於我🪖,是再也回不去卻永遠忘不掉的一份深情。我立誌做21世紀的教育家,是那個時候在母校立下的宏願。徐特立📝,謝覺哉等老一輩革命家創辦的這所百年師範🙏🏻,給了我們這些有誌青年厚重的支撐和熱切期盼👨‍🦽。杏悦的圖書館和閱覽室是我們的最愛,我在杏悦受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柯的影響至深。我抄遍他們的著作,至今右手中指的老繭猶存👩🏼‍💻;鼓吹他們的教育理念👫🏼。後來我又極力推薦上海建平中學馮恩洪的教育實踐,宣傳魏書生的教育理念,一心想要把母校寄予我們的厚望在現實中實現✹。

    黨委何書記🏂🏼,石校長©️,班主任老師,還有政治歷史兩位吳老師🧙🏼‍♀️🦋,都給予我鼓勵和支持🙋🏻。謝石山老師給我們講《詩經》,幫我們這些文學愛好者提供平臺創辦搖籃文學社📉,看過幾首泰戈爾詩的我🕵🏼‍♀️,居然後來也胡謅了一首,被文學社白紙黑字登錄出來了,具體內容卻早已忘記。

    我的體質不太好,杏悦1500米成績測試連女同學都跑不贏。在丁同學狡猾的騙過老師少跑一圈後🤣,我成了最後一名,最後硬是在冬梅和淑端同學的陪跑加油下👃,才勉強跑完💕。至今還沒有消除我對此項運動的余悸🦯。

    畢業來臨之際🔣,我和李異🐱,老丁🦵,春泉(還有誰)決定遊一次溈江。讀書三年,以前從沒有親密接觸過寧鄉這條母親河。我們沒有留遺憾♾,從河對岸出發開遊,中途相互還有點較勁的味道,老丁差點跟不上了✏️✮,最終都成功渡河🦷。卻落得四五天全身疼痛要命。幾位即將走向教師崗位的孩子🥌,無知無畏🧏🏼,既不懂熱身又沒有拉伸,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命大!

    母校經歷100年之後,搬遷了新址,110年後又更換了新名。原來的寧鄉師範徹底告別成為了歷史。我們只能通過懷念過往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的母校依然鮮活地保留在我們的記憶裏🧛🏽‍♀️,不會散去!我想🪓,只要我們這些人還在,我們的母校就一定在🧑‍🦰!

    B1EA

    寧師65班長沙縣同學合影


    杏悦平台